給資管人的生涯規劃參考資訊


資訊策略規劃與調校

張貼者: ChenYuYi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首先,在中山資管所「企業資訊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YU鋼鐵公司為例」碩士論文p.6-7介紹了Weill and Broadbent(1999)提出四種企業對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價值觀點:
毫不重視(None)
事務性(Utility)
策略相關(Dependent)
策略促成(Enabling)

在華梵資管所「不同策略調準模式概念下,企業IT 部門績效比較研究」碩士論文p.17,18介紹了Das, Zahra & Warkentin(1991)提出了一個連結環境變數、競爭策略、MIS 策略規劃、財務績效等構面之整合性架構,也提出了下列的命題:
1. MIS 策略規劃之內容與程序,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並且有助於組織績效的提升。
2. 企業競爭策略與MIS 策略規劃之契合度,與組織的財務績效呈現正相關。
3. MIS策略規劃的策略內容與策略程序之間的契合度,與組織財務績效呈現正向關係。

在中正資管所「探討醫院品質指標資訊系統導入之研究」碩士論文p.19介紹了管理大師Porter(1980)提出策略的規劃制定流程三階段:
1.了解企業目前的資訊化的狀況,亦即找出企業目前的資訊化策略與目標。
2.了解外在環境的變化,亦即找出產業成功與失敗的重要因素、企業本身競爭能力與限制、政府社會環境的轉變、以及企業在競爭中的強勢與弱勢。
3.比較目前策略與環境適合度,訂定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以選擇適當的執行方案。

在「管理資訊系統-管理數位化公司2.0」第二章第一節p.2-2介紹了Kluyver(2000)提出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策略規劃流程,認為企業必須先瞭解數位化中所擁有的籌碼,以及所處的環境位置。利用SWOT分析模式,徹底檢視企業目前數位化的狀況,對於所有會影響發展之因素詳盡分析。再根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目前的競爭定位,配合未來環境和競爭趨勢,擬定資訊策略發展,進而完成達成策略的企業電子執行方案。這個模式正好呼應了Porter的三階段,也等於是一個撰寫資訊策略規畫書的大綱,讓我們有所依循(最好同學們能分組來做個練習)。不過,這個模式畢竟只有骨架沒有細節,所以可能應該參考下列文獻把重點強調出來。

在華梵資管所「不同策略調準模式概念下,企業IT 部門績效比較研究」碩士論文p.15介紹了Henderson與Venkatraman(1993)指出IT不止可以協助企業策略的選擇,甚至可以形成新的企業策略;並進一步指出IT 策略範圍應包括:
1. IT的範疇:即組織可以應用的資訊系統之型態、範圍及處理能力等。
2. 系統競爭力:指IT 可以協助支援組織企業策略的競爭力特性。
3. IT管理:指選擇一管理機制以取得企業所需的IT 能力與服務。

在華梵資管所「不同策略調準模式概念下,企業IT 部門績效比較研究」碩士論文p.14介紹了Colleen Shupe 與Rebert Behling(2006)指出發展資訊策略需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1. 高階階層強力的參與
2. 結構化的決策程序
3. 一個能促使整個組織溝通的有效模型

在華梵資管所「不同策略調準模式概念下,企業IT 部門績效比較研究」碩士論文p.16,17介紹了微軟公司針對企業架構的概念指出(Sousa 2005)四個基本「企業架構」的構成要素:
1. 業務架構(Business Architecture)
2. 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3. 應用系統架構(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4. 科技架構(Technical Architecture)

在中正資管所「探討醫院品質指標資訊系統導入之研究」碩士論文p.19,21,22介紹了策略規劃是組織為了競爭優勢,存活於環境之中,一些整體性、長期性,指導內部運作大方向之方針擬定,而在資訊方面則稱之為資訊系統策略性規劃(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SISP)。資訊系統策略規劃具備了下述的優點(Lederer & Mendelow, 1986;Raghunathan,1991):
1. 在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動方面
2. 在支援企業的經營方面
3. 在提供整體的資訊架構方面
4. 在提高資訊資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然而,IT策略的發展為一個漸進而持續的過程,而且具高度的個別獨特性,因為組織特性與IT特性的不同,會發展出不同的策略(謝清佳與吳琮璠,2000)。所以資訊策略還需要定期做調校,而方法如何呢?

在華梵資管所「不同策略調準模式概念下,企業IT 部門績效比較研究」碩士論文p.20-23介紹了Henderson 與 Venkatraman(1993)對結合IT 的組織轉型所提出的策略性調準模式(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即涵蓋策略、IT、組織結構三構面並強調構面間的契合,同時也提示有效轉型的實施程序。


在中央資管所「全球化企業資訊策略與資訊科技商業價值探討」碩士論文p.7介紹了Henderson進一步提出的四種策略調校的情境。當企業策略是驅動企業變革的動力時產生兩種情境關係(如圖A 及B情境)。另一方面當資訊科技策略成為推動者時,則產生另外兩種情境關係(如圖C及D)。在許多企業中,資訊科技內、外領域的不適配往往是無法取得資訊科技投資效應的主要原因。策略定位模式有助於企業思考本身在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策略上的調校,另外組織也可透過調校機制來建立有效轉型的能力,累積組織的競爭能力。

在「管理資訊系統-管理數位化公司2.0」第二章第一節p.2-5也介紹了資訊策略與企業策略的連結與校準模型,提供企業規劃資訊系統與組織轉型的參考,分別從企業策略、資訊策略、組織結構、資訊系統結構四者之間的互動與關聯,再加上企業活動與資訊活動間的關係,加以校準兩兩之間的落差。

在靜宜企管所「以「資訊效能的新分析工具」探討動態歷程下的「資訊策略」之訂定」碩士論文p.2,3,7提出企業經理人與資訊經理人之間的「共同理解的橋樑」是甚麼呢?應該有可依循的「分析工具」!於是在p.53-59提出他們的分析工具:「資訊策略效能曲線」、「資訊效能矩陣」的模型建構。

0 意見

張貼留言